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散文奖: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颁奖典礼倒计时3天

2023-12-6  19:39:13         稿件来源: 川观新闻

川观.png-.png

最切身的文体,莫过于散文随笔。一在于速度。目之所及,心之所生,配以章法,即文采勃发,情思胸臆,不时之间,跃然纸上。二在于精悍。所谓文章之要义,首在动人,简约而有力。三在于婉约与美。如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所言:“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言无言之像,隐心事于辞章之中,盖为文章之道。

散文随笔最能见作家之真性情,兼及其学养、对世界的态度与对现实生活、万般事物的态度和看法。一个作家最基本的文学能力,就是不断地与诸般的人事物,尤其是这世上众多的“他者”,产生“内在的共鸣关系”,进而感同身受,融入和被融入,这是一个外向与内化的非凡过程。纵观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的作品,大抵是关于个人大地行迹与人间烟火的,这几位作家,多数在散文之外,还以诗歌或者某些研究名世。

李元胜.png

其中的李元胜、王杰平都是诗人。李元胜有诗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闻名遐迩,王杰平沉静低调,往往在其诗作中表现出强悍的“内力”与微光。

李元胜在诗歌之外,堪称博物学家,当然也是散文家。他的精力和笔墨,大都用在山间诸般的动植物上。那些寂寂无名的存在,构成了人类之外的繁杂与幽秘的世界。事实上,这地球上的每一种事物,都是和人类一衣带水、同气连枝、相辅相成的。《巴朗山的花与蝶》写他深入位于四川小金、汶川、宝兴三县交界处的巴朗山,探访川西绿绒蒿、紫花雪山报春、老鹳草、珍珠绢蝶等高原植物与生命的过程。几个意气相投的人,在横断山脉—邛崃山支系的皱褶中,攀登与发现,惊喜和躬身,在大地的高处,和那些坚韧、妖娆而又意蕴深长的动植物邂逅。这种探险或者说寻访,本身就是诗意的,具有欣喜与悲悯意味的。

王杰平.png

王杰平原籍四川,现在重庆工作。从文章中看,大抵也是在成都消磨过时光的。他对成都的观察和理解贴近生活,写成都人的脾性,喜小不贪大,这一点我有同感,也和历史上关于成都人的诸多记载暗合。《成都生活》中,王杰平没有一味概括与总结,适时加入其侄儿作为“新成都人”对买车的心态与看法,使得文章落到了人间烟火中。他写热衷于逛公园的成都人或者成都人的一个特点,也道出了成都人生性闲适和对生活之慢的现实体验与具体表达方式。他写成都人的调性,体现在他们的粗疏中的精细,精细中对个体人的照顾甚至关怀。而这些,都是成都地域文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李银昭的散文写作,总是厚积薄发。他对自己的写作,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庞惊涛,则既是作家,也是学者。

李银昭.png

李银昭《看雨》的情思与思考,从童年开始淅沥与漫漶。在雨中的少年,看到的是雷公火闪,大雨如注,雨中的房屋与草坡,都被天空的鞭子打击。而这种打击,也会催发更多的生机。在雨中读书的人,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是对琵琶之音的形象表达,也是作为孩子的作者,对大雨倾落大地的某种感觉。而更多的雨,借助瓦房、屋檐、风,再加上雷电等,形成一个有声有色的别样世界。尤其在农耕时代的乡村,大雨中及大雨后,万物被洗去尘埃,从而更加洁净与自在。

庞惊涛.png

博尔赫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记——或者是别人的标记。”文学创作终究是一种持续建立的精神活动,作家和诗人笔下的事物,应当都具有归属性,而归属性的唯一指向就是写作它们的人。相对于李银昭的清朗叙述与童年叙事,庞惊涛的《凡人之碑》书写的是乡间的人情世道。乡村始终是一个独立循环的社会系统,即便现在,乡村的人群依旧贯彻和坚守着古老的农耕传统。庞惊涛写为父亲做寿时的乡情,礼金的收和不收,以及其本身表达的人心内里和情感因素,即使头脑最清晰的哲学家也会犯迷糊。而父亲作赋,且想刻碑矗立于村子入口处的想法和做法,令人倏然心惊,无论反对还是赞成,他的这种行为显然秉持了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庞惊涛如此引入,我倒觉得,这篇文章愈加丰富与厚实,也显得意味深长,“此时无声胜有声”。

周吉敏.png

周吉敏近几年的散文创作令人瞩目,其文大气、节制,有趣味,多涉及人文地理与历史往事。与众不同的是,周吉敏的内化能力极强,往往在行文中纳古今于笔端,融历史与现实于一体,读来酣畅,引人有所思。《半山记》写南方之山川幽秘之所,温州与台州之间的括苍山脉,古来文气浓郁,常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且名字也诗意盎然。周吉敏写半山的青苔流水、岩石树影、天空流云等,也写人在其中的心态与感受。她的文字轻盈、内敛、精准,将半山之形、色、质等,书写得清奇古雅,自然安静,又具有人文与烟火气息。

可以说,五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川观文学奖的主旨及其追求。大地行迹活色生香,人间烟火扎实幽秘。从川观文学奖(2022年度)散文奖的作品来看,这个立足于四川的文学奖项,更加雍容大度了,她的手臂不仅延伸至重庆,也包揽全国。这是一种气度和胸襟,也是文学奖的出路所在。

散文随笔这个文体的内核永远是真诚、自由的,更要求作家的性情毕现与高度的个性化表现。左拉说:“在文学创作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真实感与个性表现。”这似乎也是一个真理。

(杨献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