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看花千集如何用一条街,引领成都街巷文化强势回归

2018-1-31  12:14:53

中国西南网讯   1月21日,由炎华置信花千集举办的“消失的街巷——重拾记忆中的街巷活动”在花千集售楼部完美落幕。有“成都文化活字典”的袁庭栋老师也莅临现场,带来《成都街巷志》,与大家畅谈老成都的街巷故事。

 

 

(活动现场图)

  一本街巷志,揭开老成都的秘密

活动伊始,炎华置信项目营销总监曾柯先生用热情洋溢的致词,欢迎袁庭栋老师莅临活动现场。

 

 

(曾柯先生致词)

  接下来,在主持人与袁庭栋先生的对话中,我们了解到了他与《成都街巷志》的点滴记录。为了尽可能地讲清楚每条街道的来龙去脉,他翻遍了此生收藏的有关书籍和积累了30年的专题剪报,查阅了有关文史资料和重要杂志和地方志,向数十位“老成都”当面请教,到若干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耗时数年,一套从成都的城、河、桥、街巷触摸历史,拥有1200幅图片、70万字的《成都街巷志》得以面世。这是一本承载成都往昔的书,这是一个守卫蓉城岁月的人。

 

 

(主持人对话袁庭栋老师)

  在袁庭栋老师的记忆里,街巷是有温度的。他说道,“街巷是死的,有了人,它才变得生动,有趣味。”此书此人,此时此情。现场的观众也沉醉其中。在与观众交流环节中,袁庭栋老师从少城路中道出成都八旗子弟的生活烙印,在神仙树的传说里看尽沧海桑田。

 

(袁庭栋老师签名售书)

  一条花千集·里,串起历史与新潮

一条街巷,一幢建筑。都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表现力,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能够拨动人们无数的记忆。袁庭栋老师在活动中提到了不少的老成都街巷故事,这座千年古都的文脉早已渗透在每一片土地上。

譬如华千集·里所在的金牛区,在《成都街巷志》中,可以追溯到汉代成都籍学者扬雄所写的《蜀王本纪》和西晋成都学者常璩所写的《华阳国志蜀志》等书中。袁老师说道,“秦开蜀道置金牛。金,代表富裕、昌盛。如今的宝成铁路正是以古老的金牛道为基础建成的。”

 

 

(袁庭栋老师讲述成都的街巷)

  石牛便金与五丁开山的荡气回肠,并没有消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李白入川留下亘古传唱的《蜀道难》为我们揭开五丁入山美丽悲壮。在花千集·里附近的府河旁至今还存在五丁路与五丁桥这样历史悠久的地名。当我们闲暇之余,在城市中摇曳漫步,触摸着一砖一瓦,推开一门一户。那些动人的故事便涌现心头。袁庭栋老师也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而许多成都旧迹随着城市的改造也不复存在。同时,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成都年轻人,在建设成都的道路中,更多地去了解成都,把这本书中的成都街巷继续书写下来。

  街、巷、里交融相错,引全城关注

如今,金牛区的全域北改,改造旧城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如何在城市建筑载体中秉承成都底蕴,而又不失现代风采。这对于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在袁庭栋老师看来,将街巷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建筑连通,才能看见完整的城市。

 

 

(花千集·里效果图)

  花千集亦是如此,除了将充满人文情怀和历史、人文雅致的风格融入到建筑中,花千集还结合成都街巷文化,以艺术文化、教育文化、邻里文化三大主题来进行街、巷、里的业态规划,囊括了餐饮,休闲、教育、儿童、文创、日常和配套服务。完美还原旧时街巷的浓厚生活,再现成都人的生活趣味。

 

 

(花千集·里效果图)

  成都的每一个地名、街道、路都有其文化意义。如果只能用文字和图片、记忆来构造出原有的时间和空间。莫不悲哉,惜哉。深耕成都十余哉的本土地产炎华置信花千集相信我们更应该通过街道和建筑,去找到成都文化的魂。

而今花千集承接了四川新华印刷厂的文化接力棒,致力将整个项目打造以西南首座文化教育综合体。老砖墙与潮流的玻璃窗完美搭配,让人能一见到,就能追溯到当年老成都的韵味。这就是花千集·里,让人在这里重拾街巷记忆,引领街巷文化的回归。老成都的历史精髓、人文情怀,都能在这里寻觅,未来的机遇和美好,也都将在这里发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