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绵阳:中国科技城 绽放新时代

2020-9-21  9:41:48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 奋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

绵阳:中国科技城 绽放新时代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任毅  张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

世纪之交,曾经为我国锻造出国之重器的绵阳迎来了一个极为重大的战略机遇: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而之所以被党中央国务院冠以中国科技城这一桂冠,旨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背景下,将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融合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以实干践行使命,用奋斗致敬未来。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绵阳国家科技城承使命而前行、蒙关怀而奋进,在努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提供经验、作出示范上,勇担使命奋力前行。

●新时代下的新求索

今年5月5日,一则鼓舞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来:

这天,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中,绵阳因在“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验做法且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等三大方面成效显著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成为全省获得此次表扬数量最多的市州,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位。

这当中,绵阳因在“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方面成效明显”,成为全国受到此次表彰的十个城市之一,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此奖项城市。

创新为本,改革求进。在着力激发创新活力中,绵阳坚持把科技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任务,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特别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来川视察重要讲话中,专门对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在重审来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将“着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作为新时代推进绵阳发展的“五个主攻方向”之首,启动推动科技城建设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以“清单制+责任制+督考制”的方式协同推进中国(绵阳)建设各项具体任务的落地落实。

就在这样一种创新锐进的探索与前行中,绵阳近年以来先后圆满地承担实施了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国家产融合作试点等78项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承担的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中,绵阳出色地完成国家授权先行先试的17项重大改革任务,探索总结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成果,在国务院向全国推广的三批次56条支持创新改革的举措中,绵阳的贡献就达到9条,占比近1/6,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第一。

而正是在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强劲带动下,2017年绵阳经济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突破2000亿元大关,经济增速时隔20年重返全省第1位;2019年,绵阳经济总量达到2856.2亿元,在全国城市GDP排名由2014年第123位跃升至2019年第93位。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区域发展格局中,绵阳五年间整整跨越了30位,趟出了一条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统筹经济建设的成功之路。

20年,再进发!如今,在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双重叠加下,绵阳提出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的战略构想,这也是绵阳深入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科技城的新宣言与新目标,奋力将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开放创新示范区。

●新跨越中的新引擎

“绵阳国家科技城要突出比较优势和特色领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区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这是国家对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期许。

在继去年下半年,总投资465亿元全球领先的触控一体化柔性显示生产线——京东方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在绵阳顺利量产并交付之后,今年上半年,总投资240亿元的绵阳惠科第8.6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正式建成投产,这两大百亿级项目为绵阳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提供重要支撑。

目前,绵阳已成功地培育出千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二。同时,以面板为核心的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正向以“芯片+面板+智能终端+物联网”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锚定建设“西部先进制造强市”这一目标,绵阳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推动科技城建设的重要引擎,在调优存量与做强增量中,推动绵阳工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继续抓好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重点优势产业的同时,今年以来,绵阳在前瞻布局中把新型显示、智慧家庭、新型功能材料、5G、北斗卫星应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六大创新产业作为未来绵阳培育经济新动能的战略支撑,力争未来三年这六大创新产业的产值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为中国科技城建设提供更加富有质量的产业支撑。

就在这几年中,绵阳还相继推出了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领航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的“涌泉计划”、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的“登峰计划”,并出台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7个行动计划,倾力打造“千亿级企业领航、百亿级企业带动、十亿级企业支撑”的大企业大集团群体,全力培育出一大批在国家制造业领域内的产业尖子和单项冠军。

借势而为,借力而行。围绕这些重大项目与重点产业的补链、强链和扩链,从2015年以来,绵阳累计引进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83个。其中,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6个,刷新了绵阳建市30多年来的招商引资纪录。在继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与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成功地建成达产后,目前,总投资202亿元的成马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166亿元的新敏雅电池、128亿元的诺思芯片等重点项目正火热推进。

有一项统计表明,从2015到2019年间,绵阳科技城累计实施工业项目613个,完成工业投资2301.4亿元、年均增长12.8%,连续3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实施技改项目440个,完成技改投资2074.8亿元、年均增长9.5%,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全市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领跑优势。

●新发展中的新动能

九月绵州,天朗气清,桂香飘逸,菊花争妍,好景宜人。

9月15日,一场盛大的人才盛宴在绵阳开启。当日,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36所知名高校的108名博士(后)来到绵阳科技城,与绵阳的21家引才单位进行招引对接和智力服务活动。其中,拟洽谈入职、入站的博士95名,参与智力服务活动的博士后13名,这一规模宏大的人才引进活动在绵阳甚至全省历史上都尚属首次。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从悉心“育苗子”(确保有人才支撑创新),到多方“找银子”(确保有资金保障创新),再到倾情“搭台子”(确保有条件服务创新),绵阳切切实实地将人才作为科技城建设的最宝贵的资源与最核心的动力,在“集聚人才、培育产业、建设高地”这一链式发展的思路下,出台了独富绵阳国家科技城特色的“1+9”人才新政,并启动了产业尖子创新团队培育的“卓越计划”、科技领军创业团队培育的“涌泉计划”,对入围的创新创业个人及团队最高可分别给以100万元与2000万元的重奖及其资助。

特别是从2013年以来,绵阳连续7年设立年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在一年一度的人才工作大会上对创新创业项目与创新创业团队进行重奖,以扶持和激励广大创新创业“小伙伴们”在绵阳科技城这方创新创业热土“梦想花开”。仅此一项,绵阳七年来就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3.5亿元,资助各类领军人才397名、创新创业团队467个,受助单位实现利润逾50亿元。

而针对不少创新创业者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缺资金与缺设备等这些重重难题,绵阳在创新理念中通过设立7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风险池、1亿元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让这些金融活水为其茁壮成长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组建了全省首个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国家级两用技术交易中心,通过这些举措为各类创新主体的协同互动、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科技成果的加快转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然而,不止于此的是,绵阳这些年来还孜孜以求地加强营商环境的建设,荣列“中国青年理想城市百强榜”,并荣膺“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十大城市”。

“这是一个能让各类人才梦想成真与人生出彩的地方!”仅在2019年,绵阳就引进海外人才161名、博士228名、硕士2170名;从“十一五”以来,绵阳累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科技奖励64项,居全国城市前列;去年来,全市每天新增注册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每个月有5.7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证总数稳定在10000家以上,其中不少成长为行业内的“小巨人”,甚至是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产业尖子”,助推着科技城高质量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