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融创投资1.35亿元建设的4大中益乡帮扶项目,正式捐赠给中益乡人民政府,并签订长效帮扶协议,联合清华大学一起,推动中益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乡村振兴长效共建模式。
从政企校互动推动乡村振兴长效共建,到多元产业布局多维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融创在重庆的美好共建实践,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央视新闻、新华网、光明网、重庆日报、重庆新闻联播等多家党媒央媒的充分肯定,以及凤凰网、中新经纬、南方周末、公益时报等媒体的高度关注。
40余家媒体报道,融创帮扶中益乡项目收获肯定
人民日报发表了《融创中国:创新帮扶机制,共建美丽乡村》的报道,报道指出乡村振兴不能只靠乡村,而是举社会之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下的乡村振兴。报道赞赏了融创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认为融创联合清华大学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激活、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托举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学习强国平台、央视综合频道、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报道了捐赠仪式。同时,央视新闻更将镜头对准中益乡的普通村民,通过现场采访,生动地展示了在融创的帮扶下,中益乡“致富焕新颜”的可喜成果和村民们越来越“甜蜜”的新生活,并评论指出,融创通过政企校互动的中益乡帮扶实践,将形成可推广、可复制、能借鉴的乡村振兴创新模式,助力全国各地的乡村振兴工作。
同时,新华网、光明网、中新经纬、中国新闻周刊、公益时报、南方周末等媒体也纷纷围绕此次融创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组织、人才振兴,依托农旅融合构筑长效发展机制,打造旅游IP带动群众增收等乡村振兴新模式进行了深度报道。
重庆日报、重庆新闻联播、重庆市政府官网、重庆发布、华龙网、重庆市扶贫办、重庆市农委、石柱县融媒体平台等也对融创服务国家战略,共建城乡美好生活表示肯定,赞扬融创深耕重庆、共建重庆、与重庆共生长的初心与实践,重庆日报指出:“融创一直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不同维度参与美好城市共建,与这座城市共生长。这也是其作为美好城市共建者,对企业价值观的完美践行和体现。”
助力国家战略,探索乡村振兴长效共建模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为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谋划了崭新图景,“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对推进乡村振兴做出全面部署。
乡村振兴,企业应当承担何种角色?如何建立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在重庆石柱县中益乡,融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益乡位于武陵山区原始森林深处,在2017年被列入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中益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为助力中益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2019年8月,融创通过深度调研和分析,结合中益乡所需,联合清华大学建立政企校互动的公益平台,投资建设初心学院、毕兹卡里、中华蜜蜂谷、伴乡原宿四个项目,以“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文化激活、绿色发展”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助力中益乡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投资1.35亿、历时334天,通过这套发展新模式,融创激活了中益乡的“内在动力”: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和旅游产业相互促进融合、实现了转型升级,带动老百姓切切实实实现了增收致富……项目建成捐赠只是起点。捐赠仪式上,融创还与中益乡签订了长效帮扶协议,将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平台优势、市场渠道优势以及业主资源优势,助力中益乡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未来,融创还将持续帮扶,力争沉淀、积累出一套可推广、可复制、能借鉴的实践经验,在更大范围推进乡村振兴。
共建美好城市,打造城乡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让乡村得到发展,城市品质才能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就是国家准确研判当前城市和乡村新形势,对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企业的责任在于躬身入局,在于至臻致远,砥砺前行。只有与时代同频共振,与城市共融共建,才能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发展精神。作为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创的使命责任、核心业务、努力方向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都将是融创履行社会责任的主阵地。
一方面,融创将持续依托自身六大板块优势资源和综合运营能力,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融入城市的经济、产业、文化、生活品质建设,以不息的创造与实践之心,推动城市文明传承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服务智慧,为城市发展和美好生活共建不断贡献新鲜力量。
另一方面,融创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文旅切入、产业带动、文化激活、教育帮扶等方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让农村融入城市,让城市拥抱农村,打造城乡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融创立足于美好城市共建者的使命,通过丰富的产业能力,以高品质的“新供给”促进城乡“新消费”,服务中国经济大循环,共建有高度、有温度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