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奔康看乐山”媒体集中采访系列报道(一)
禅驿酒店内的”彝家火塘“
寒冬时节,云雾缭绕。12月17日上午,“脱贫奔康看乐山”媒体集中采访团来到海拔1000余米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底底古村,只见一幢幢红黄黑色相间的彝家新寨错落有致,一间间民宿典雅别致……人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
走进底底古民俗馆,小凉山彝族的毕摩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彝绣文化、峨边彝族的前世今生、彝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一展现在游客眼底。
来到禅驿黑竹沟度假酒店,别致的彝家火塘、精美的彝族服饰、敞亮的茶室、悬空的楼台……在云遮雾绕间,堪称“云端上的餐厅”。
禅驿黑竹沟度假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2018年,禅驿酒店入驻底底古村以来,不仅租用村民的住房做酒店民宿,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在酒店里务工就业,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
底底古村支部书记洛子布哈告诉记者,村内先后建成了205户彝家新寨,配套建设了一个党群服务中心、4个文化活动广场、文化室、广播室等等。2018年引进禅驿黑竹沟度假酒店以后,已接待浙江、重庆、成都、广州、广西等国内外多个自由行旅行团,实现旅游收入150万余元。同时,在乐山市文广旅局的帮扶下,村民发展旅游的意愿逐渐显现,服务意识显著提高,逐步从传统的“务农者”“耕山者”转变成了手持“文化碗”的“旅游者”。自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村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提升,2017年人均纯收入3980元,2018年人均纯收入6680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8900元。
据介绍,底底古村是纯彝族村,因紧邻黑竹沟景区,种养殖业发展受限,按照景区发展规划,该村提出了“沟里游、沟外住”发展乡村旅游战略构想。2015年,邀请专家编制了《峨边彝族自治县底底古村旅游开发策划方案》,方案从背景分析、核心问题、总体思路、产品开发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策划。经过4年的发展,底底古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产品逐渐丰富,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该村已是黑竹沟镇乡村旅游“五朵金花”之一,已成为了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目前,该村成功创建国家级2A景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四好”村、市级彝家新寨建设示范村。2019年,该村成功列入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