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兴。人才,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指标,更是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始终把抓好人才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积极探索人才服务基层新路径,集聚各类人才服务保障基层,以实施重点人才工程为抓手,切实抓好人才培育、引进等各项工作,为该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本土人才”培训提能
“通过多层次的学习交流,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日前,朝天区之江中学老师朱娟与12名同事到路桥区第三中学、蓬街镇中学进行了交流学习。朱娟说,路桥区老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是她此行最大的收获,回校后,她会和同事们一起,结合之江中学实际,摸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之江中学老师到路桥区交流学习是朝天区重视本土人才培育的一个缩影,记者从朝天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仅2018年,该区就累计培训各类优秀人才达400余名。组织51名干部人才、60名人社干部赴中国人民大学集中充电;选派200名骨干教师、40名医护专技人才分别赴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培训;选派9名优秀人才、22名医护骨干、10名基层干部分别赴路桥区开展挂职锻炼、学术交流、跟班学习活动。
此外,朝天区还高度重视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和旅游业发展需求,开展了电工、焊工、核桃、蔬菜种植栽培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及家政、中式烹调、餐饮服务等旅游服务型人才培训。“近五年来,全区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其中,农业技术人才培训185期9000人,旅游服务型人才培训10期1100人。”朝天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创客驿站”回引能人
“在‘创客驿站’这个平台的帮助下,我返乡发展了天麻种植产业,现在有100余亩,产值每年达80多万元。”提起“创客驿站”,宣河镇清泉村回乡创业能人付丕军竖起大拇指。2015年,朝天区在宣河镇清泉村率先建立了全市首个“创客驿站”,大力实施人才聚集行动,回引能人返乡创业,让更多的人在家门口有机会、有平台创业。付丕军就是“创客驿站”首批回引回乡创业的能人,“创客驿站”给他提供了免费实验基地、众创融资、协调租赁林地等多项服务,使得他的天麻种植产业飞速发展。今年,他不仅扩大了天麻种植规模,还发展了200多亩的藤椒。
据了解,朝天区“创客驿站”坚持“发展共谋、资源共享、人才共聚,成果共享”报团发展理念,实行老创客帮带新创客制度,实行每月1次主题活动、每年度1次年会制度,邀请明星创客做客创客沙龙、办创业讲座等活动,推动老创客帮带孵化新创客。
“如今,‘创客驿站’在朝天区已迸发出无穷活力。”朝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开翅介绍,目前,朝天区成立的7个村级创客驿站,已孵化出食味轩食品、福百鸿商贸、山姑娘农副土特产等10余家实体经营业主,集聚创客146户,吸引创业人才2700余名。系列行之有效的服务和保障措施,掀起了新一轮创业发展热潮,助推“创客驿站”的发展壮大。
柔性引进“首席专家”
“感谢黄老师的技术指导,我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后期就能养殖出更高品质的土鸡。”近日,广元市农业局畜牧种业管理专家黄钦柯来到位于平溪乡境内的四川天冠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广元灰鸡”保种选育工作指导。黄钦柯是朝天区聘任“首席专家”刘益平的学生,他与刘益平会不定期地到朝天区作畜牧种业管理工作指导。
近年来,朝天区推行“首席专家”制度,围绕核桃、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柔性引进省农科院苗明军、川农大刘益平等专家担任“首席专家”。朝天区财政每年给予1-5万元不等的津贴,实行聘任制管理,为辖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常态化到朝天服务的专家有36名。该区坚持把“首席专家”和培育本土人才结合起来,采取“1+1”“1+N”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培育出“土专家”“田秀才”120余名,壮大了基层人才队伍。
但合作远不止于此。朝天区立足长远,以“首席专家”背后的高校院所为重心,利用专家“牵线搭桥”纽带作用,成功与川农大、西南科大、陕西理工大等20余所高等院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围绕产业布局规划、品种选育、深加工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合作,进一步促进了朝天区“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5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鄢怀林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