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鼓足干劲力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19-1-2  11:08:55         稿件来源: 四川经济日报

汉源上下齐心共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新篇章

四川经济日报雅安讯  (姜锦  唐平  记者  庄祥贵)近日,汉源县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暨政银企工作会。会议邀请为汉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负责人、党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方面人士35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汉源县委书记郑朝彬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覃建生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冯贵强,县政协主席张宗平参加会议。

会议宣读了《中共汉源县委汉源县人民政府关于表扬汉源县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创业者、优秀民营企业的决定》等,向受表扬的先进企业家、创业者、企业、单位代表授牌和颁发奖杯。

郑朝彬在讲话中指出,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广大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汉源县正处在高质量推动“大美汉源、区域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省、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6个方面政策,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0条政策,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6条政策和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24条政策,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为汉源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强支撑。

郑朝彬强调,要拿出支持民营经济壮大的“真金白银”,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力,着力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大力缓解民营经济融资难题,全力扶持民营企业成长壮大,竭力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切实提供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平环境,培植一流的营商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经济发展重点乡镇,要求真务实,立足本职,狠抓各项支持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切切实实抓好协调和服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做企业和企业家的坚强后盾,让企业和企业家们放心发展、放手发展、放胆发展。

“事业是打拼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郑朝彬勉励民营企业家要永葆艰苦奋斗的志气,胸怀创新创造的豪气,增强维护形象的底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放开手脚打拼,甩开膀子加油干,共同创造新时代汉源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辉煌篇章!

 

内江经开区为民企发展构建“五环境一关系”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  (马忠剑  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日,内江经开区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140余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前排就座,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全省、全市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部署,动员鼓励全区民营企业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做强做优,为建设西部地区极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经开区作出民营企业的独特贡献。

会上,12名企业家获得“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9户企业获得“优秀民营企业”称号,10户企业获得“税收贡献优秀民营企业”称号,5户企业获得“就业促进优秀民营企业”称号,8户企业获得“科技引领优秀民营企业”称号,4户企业获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秀企业”称号,8户金融机构获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秀金融机构”称号,15个单位获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据介绍,五年来,内江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好于快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2%,民营企业贡献率达60%;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33.6%,民营企业贡献率达90.4%,占81.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29%,民营企业贡献率达92.6%,占83.9%;累计入库税金25.8亿元,民营企业贡献率占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3年1.03亿元增加到3.7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5%;累计引进招商项目200余个,总投资300多亿元,民营企业分别占92 %、90.5%;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7.4亿元,民营企业占83.9%;全区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531户,年均增速22%,其中民营4350户,占96%;总注册资本87.7亿元,其中民营63.7亿元,占72.3%;全区企业总数达到1359个,民营企业占86.7%。

为全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会议正式印发了内江经开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分别从着力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降低成本减轻负担、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和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六个方面出发,细分为26条措施,护航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伟全表示,全体民营企业要抓住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等10个重大机遇,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来赢得市场,走出一条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高端化特色化的提质增效之路。全区上下要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