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医生连锁总经理王文骋在论坛上分享全科连锁诊所的运营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刘琳 实习记者 刘佩佩 文/图)过去一年,基层医疗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重磅政策,旨在促进基层医疗的发展。前不久,10部委出台促进社会办医重磅文件——《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再一次把社会办医和基层医疗放置核心位置。8月18日,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吕医生连锁主办的第二届西南基层医疗服务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的300多名行业精英齐聚一堂,探讨基层医疗的机遇与挑战。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做了“社会办医的机会和路径”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国家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社会办医政策足够宽松。医疗行业呈现三大趋势:慢病成为主要疾病;医院服务比重持续减少;医疗绩效测度日趋标准化。
社会办医如何抓住机遇?朱恒鹏认为,服务品质将是民营医疗机构制胜的法宝,医生声誉机制是社会办医突破瓶颈的关键。“民营医疗机构要关注90后,根据需求侧变化,做好供给侧转型,还应关注家庭医生制度的影响,重视互联网医疗和专科医疗机构带来的“全科-专科分工协作机制”的发展。
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的300多名行业精英参加
在抓住机遇后,民营医疗机构如何可持续发展?北京大学医院管理教授朱恒鑫在主题演讲中提到,非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目标的战略性、发展的持续性、质量的可靠性、环境的适应性、竞争的优势性这五个基本特征,想要保持非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卓越管理、医疗质量、共同信念、贴近需求、科学绩效这五项基本原则。
据了解,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五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或全科诊所。在今日下午的论坛中,诊所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贺滨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传统诊所的业务和形式相对简单,但在市场和政策的影响下,未来开办诊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医学问题,更要考虑经营问题、内部管理问题和外部环境问题。诊所要结合自身优势,根据环境变化,采取差异化战略。
对于诊所,吕医生很有发言权。吕医生品牌始于1991年,创始人是医生吕奉平,2015年开始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2016年拿到全国首张社区全科连锁诊所牌照,目前已在成都布局40家社区全科连锁诊所,在破解基层医疗机构运营困局上有着着成功经验。吕医生连锁总经理王文骋在论坛上分享到,运营层面上,要思考的是怎样为患者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只有为患者带来真实的改善,诊所的经济效益、社会声望才会随之而来。“不论是连锁诊所还是其他连锁医疗服务机构,在制定运营策略的时候,一定要把‘以患者为中心’放在首位。因为患者的选择会决定诊所的生存和发展。”(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