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到来,硝烟弥漫的“年味”再度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今年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有没有影响?成都今年情况又如何呢?5日,市生态环境局对此进行了分析。
燃放禁令显效
污染累积速度较往年偏慢
受夜间晴空辐射逆温不利气象条件和禁放区外烟花爆竹燃放影响,虽然我市除夕夜颗粒物上升速度较往年趋缓,但在大年初一早上仍然出现了重度污染,市环科院的“成都市大气科研重点实验室”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值班人员告诉记者,此间来自区域内未禁放区烟花爆竹燃放的输入污染,对我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仍然造成较大影响。
“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我市颗粒物浓度自除夕20时起开始缓慢上升,在初一零时中心城区并未出现污染程度迅速恶化现象,维持在轻度污染。”据市环科院副院长谭钦文介绍,受逆温、边界层压缩影响,清晨空气质量再度下降,并迅速加重为重度污染。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度可以发现,初一清晨5点开始,边界层高度开始压低,风速减弱,而对应的近地面污染物浓度迅速上升,空气质量恶化速度加快,仅3个小时空气质量从轻度污染快速恶化至重度污染。
从全省范围来看,2月5日早上,除川西高原外,省内大部分城市均污染。截至5日10时,川西平原除雅安为良外,其余城市均为重度污染。
从大气科研实验室PM2.5离子组分浓度及占比时间序列变化来看,空气质量迅速恶化期间,与烟花爆竹燃放相关的特征指标如钾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浓度呈快速上升态势,5日上午8时达到峰值浓度,分别为33.9微克/立方米、23.4微克/立方米和31.3微克/立方米,远高于平日浓度。与烟花爆竹相关的重金属浓度也显著升高。
经分析,本次主城区空气质量下降主因不是本地污染所致,主要受到周边区域污染物传输影响。一方面主城区烟花污染排放示踪物峰值浓度未出现在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初一零点前后,而是受不利气象驱动出现在初一上午,且主城区主要污染物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周边区县及其他城市滞后4-6小时;另一方面,本次污染物浓度上升幅度相对较缓,受凌晨不利扩散条件影响较大。工作人员分析指出,与去年除夕初一相比,今年同期空气质量恶化速度减缓,达到重度污染时间推迟了5个小时,PM2.5峰值浓度降低了73微克/立方米。工作人员认为,这说明市区和禁放区烟花爆竹管控效果好,但禁放区外烟花爆竹对于全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受此影响,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津县及崇州市城区小时空气质量指数大于500。
根据最新观测结果,由于天气晴好,5日11点起扩散条件好转,边界层逐步抬升,近地面颗粒物浓度开始降低,空气质量得以缓解。夜间至明日凌晨,受逆温边界层下压影响,空气质量将有所下降。
“硝烟”危害不容小觑
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人们总希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增添喜庆氛围,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那么,燃放烟花爆竹究竟都有哪些危害呢?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容易形成火灾事故,让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燃放烟花爆竹必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的空气污染物,这将使得燃放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迅速下降,如果适逢无风或静稳天气,有害气体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形成污染物堆积,并由此造成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如此一来,不仅对眼睛产生刺激作用令人感到不适,更主要的是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发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年老体弱和婴幼儿群体危害很大。
“爆竹产生的高强度噪音对于脑血管、心脏病等疾病患者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这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常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国几乎每年都有不少因放鞭炮,对听力造成严重损伤、爆炸性耳聋、听觉迟钝的事例。噪音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今年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11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与前一日相比,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级别城市数量分别增加49个和8个,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
为防范春节期间出现空气质量重度污染和火灾安全事故,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等六部门未雨绸缪,提前发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号召广大民众自觉遵守《成都市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积极摒弃陈规陋俗,主动抵制燃放烟花爆竹行为。
据悉,今年全国已有449个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而且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春节期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同比普遍好转。
有关部门提醒,为了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希望广大市民继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在禁放、限放区域燃放烟花爆竹,以实际行动避免空气污染和火灾事故发生。(记者 缪梦羽 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原标题:烟花爆竹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如何?与往年相比 污染累积速度偏慢
相关新闻
烟花爆竹少了 年味有更多方式表达
大年三十跨年夜,曾经大家的庆祝方式是燃放烟花爆竹,但近几年,随着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以及大家环保意识的提高,视频拜年、抢红包等方式逐渐取而代之,不仅环保而且同样热闹。大家纷纷表示,大年三十没有听到鞭炮声,呼吁继续保持,爱护环境守护蓝天。
没有听到鞭炮声
全家一起抢红包也有年味
“以前一到12点,到处都噼里啪啦,烟花爆竹特别吵,一晚上都睡不好,第二天早晨起来一开窗就是火药味,很难受。”家住琉璃立交附近的蔡伟说起放鞭炮就有很多抱怨,随着年纪变大,他越来越不喜欢这种庆祝方式,吵闹又污染,热闹几分钟,十多天烟尘都散不了,显然是弊远远大于利。“今年对了,一声鞭炮都没听到,清清静静的,看完春晚12点过就睡了,初一早起和家人一起到大邑耍,精精神神的。”蔡伟说不放鞭炮并没有觉得年味渐少,他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抢红包,忙得不可开交,抢到几块钱的“大红包”笑得合不拢嘴,气氛热火朝天,比放鞭炮有意思多了。
城里不放鞭炮了,郊区放鞭炮的人也明显少多了,刘峰对此感受很深。刘峰有不少亲戚住在邛崃,以前过年回去,小朋友拿了压岁钱都要去买鞭炮,大人为了和孩子玩到一起也会加入。这几年,侄儿侄女们突然不放鞭炮了,他们都说学校里老师讲了,放鞭炮污染环境,应该低碳过年。孩子的话语影响大人,现在家里的老辈子也不说听不到鞭炮声没有年味了,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干什么都是年味。
环卫工人和专业人士倡议
不要燃放烟花爆竹
昨天早上7点,金福北路上环卫工人已经开工。“没有鞭炮碎片,我们轻松太多了。”一位环卫大姐告诉记者,以前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他们是最辛苦的,初一很早就要起来,大堆大堆的碎片很久都扫不完。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元宵节的时候还有一轮“最后的疯狂”,环卫工人过完一个年要累趴下。“不放好不放好,我们真的是太支持了!”大姐激动地表示。
其实除了眼睛看得到的污染,烟花爆竹燃放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物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四川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毕业的蒋圆媛表示,她从来都劝身边的人不要放鞭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刺激性和腐蚀性极强的酸性氧化物,大量燃放鞭炮时,如果适逢无风或低气压的天气,一时无法飘散,就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吸入过量还会引起恶心、反胃等症状,并且对以后的健康埋下隐患。“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保护大气环境,不要燃放烟花爆竹。”蒋圆媛倡议。(记者 杨甦)
燃放烟花爆竹的危害
(1)空气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层后,氧化为硫酸(SO4),在云中形成酸雨;酸雨可导致树木、森林死亡,湖泊中鱼虾绝迹,土壤营养遭到破坏,使作物减产或死亡。而二氧化氮会刺激人的眼、鼻、喉和肺;另外还形成城市烟雾,影响可见度;并且会形成硝酸小液滴,也产生酸雨。
(2)噪音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时不仅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会产生噪音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所发出的噪音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损害我们的听力,还会损害人的心血管系统;它不但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倦等。
(3)人体危害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当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等有害物的浓度超过允许值时,会刺激人体呼吸道黏膜,伤害肺组织,引起或诱发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疾病,能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发生中毒症状。而烟花爆竹燃烧生成的烟气中氮氧化合物,经阳光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一种光化学烟雾,它是一种有毒性的二次污染物,它刺激人的眼、鼻黏膜,从而引起病变,还会引起头痛。本报记者 缪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