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洋 王晓英 秀美达州(龚伟 摄)
达州,巴渠琼珠,秦川枢纽,扼东川以通荆楚,屏嘉陵而清长江。昔日,徐霞客叹为“西南奇胜”,今之人赞曰“物种富乡”。
达州作为全国三大天然气田之一和国家“川气东送”的起点站,是国家重要能源资源战略基地,“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秦巴山片区、川陕革命老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在这片1.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层层叠加。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支持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定位正式上升到省级层面。
如何将省委对达州的发展定位变为现实?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聚焦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五个高质量”发展,促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开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
达州市委书记包惠表示,省委对达州的两个发展定位,站位很高,定位很准,既着眼“提升东向”开放、打通通江达海大通道,又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在更大范围内集聚资源为我所用,必将进一步增强四川在东向北向开放中的话语权。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定位决定新方向,新举措开创新未来,作为治蜀兴川的建设者、实践者和奉献者,达州人民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开拓创新、扎实苦干,用实际行动让“一干多支”迎来夏繁冬瑞、酝酿春华秋实。
交通为先
形成“四向通达”对外经济走廊
11月2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视觉巴山·达州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开幕,油画《高速公路穿过大巴山》成为焦点。画中,大巴山的第一条高速公路达渝高速,笔直宽阔,洞穿悠悠青山。观展者不约而同地感慨“蜀道不再难,出川变通途”。
达州市市长郭亨孝参观画展后表示,达州地处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200公里交通圈辐射人口超2100万,是连通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关中—天水、大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连接带,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通江达海的东通道。达州将发挥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以大交通构建大格局,打造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根据自身实际,达州提出,立足川渝陕、面向全国,不仅打通东向和北向出川经济通道,最终要构建成西南、南向、东向、北向、西北“五向综合运输大通道”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形成“畅达东西、贯通南北”的综合交通走廊和“四向通达”的对外经济走廊。
其中,东向通道是达州市乃至全川通往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东亚地区,衔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便捷通道。达州将规划加快推进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达州至万州直达高速公路、既有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开江-梁平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研究万源-城口-襄阳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以打通东向通道。
北向通道,是川东北地区北向联通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通道。达州将规划加快推进西安经达州至重庆高速铁路、镇巴-巴中-达州-广安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研究城口-宣汉-大竹-邻水高速公路建设,以打通北向通道。
东向和北向通道建设中,航空运输线路建设非常重要。东向将开通达州至上海等6条航线,北向则开通达州至西安、北京航线。
总而言之,达州将加快推进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国省干线网和域内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新机场建设、拓展更多国内航线,加快打通通往长江的内河黄金水道,构建铁、公、水、空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着力打造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
记者手记 >>
离梦想越来越近
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力实现两个“定位”,达州人民离交通梦、致富梦越来越近。
昔日秦巴路难行。千百年来流传有“巴山背篓哥,干的牛马活,行走羊肠道,不幸滚下河”的民谣。当地老人讲,改革开放前,达州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人力运输、畜力运输为主,拖拉机和汽车都极少见,人们想要外出,非常困难。
如今,“秦川锁钥”正变成秦巴通途。从布局“两航、七铁、十一高速”立体交通体系,到建设“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达州畅联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大武汉经济区,想去国内外任何地方,铁、公、机、水运输畅通无阻。
当重庆到香港高铁开通的消息传至达州,市民们开始盘算出游计划:达州到重庆车程只需2个多小时,那达州到香港只需要近10小时了哦,想想都美得很!
轻松行得万里路,达州人的眼界越来越宽,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
路通了,曾经山珍野味烂在地里运不出去的尴尬年代已经过去。清晨,通川区北外镇张金村李子树青翠碧绿,裹着泛白果粉的青脆李,刚被摘下,就穿上“防震外衣”,装盒,发往成渝各地,让这份清甜走进千家万户。
“达州造”将随着秦巴物流园区建设的完成,畅通无阻地外销,让天南地北的客户都知道这里的特色产品。
物流汇聚人气,人气引来商气。达州的“朋友圈”不断扩大,不只川渝陕,还扩大到更远的省份,扩大到海外,达州开放的脚步越走越远。
贵州赤水恒信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彬带着自己的团队一头扎进达州万源市的黑宝山,投资50亿元建设森林国际旅游中心;德国的路德维希家族要让啤酒小镇遍布达州。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人民,开放与发展让达州人的生活越来越好。
10年前,达州最繁华的地方或许只有中心广场,如今纷繁多样,有西外新区罗浮广场、南城升华广场商圈等。而随着莲花湖商圈、北外江湾城的强势崛起,未来还有更多去处可供市民选择。
坚持“规模扩张和内涵提升并举”,达州的城市框架在拉大,城市空间在拓展,城市功能在完善。城市是区域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今年上半年,达州中心城区建成区新增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9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2.5万人,“双百”大城市的目标将在今年兑现。
立足川渝陕核心区位,达州坚持包容并蓄、合作开放,不断释放经济活力,梦想越来越近,未来将越走越好!
交通建设进展如何?日前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喜讯传来,成达万高铁拟于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达州高铁南站规划与选址已确定。西渝高铁过境达州的争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达州正在打造西进东出、北上南下的高铁枢纽,形成至成渝、关中经济区、武汉城市群等地区2小时快捷铁路运输大通道,全面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
未来,成达万高铁和西达渝高铁两大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将在达州交汇,达州将成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高铁枢纽节点城市。
“明年年底,营达高速公路将全线通车,成都与达州两地行驶时间将缩短一半!”在营达高速公路施工现场,项目建设负责人说,这条成达间最优最快捷的通道已经进入建设尾期。一小时市域、两小时重庆、三小时成都、五小时西安,达州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网已铺展开来。
在达州新机场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机场高速已见雏形。“将于2019年底达到通航条件,预计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达235万人次。”达州交投集团总经理刘巨明表示,项目建成后,达州机场作为省内重要支线机场的枢纽地位将得到巩固。
达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淳永奉表示,到2025年,达州将拥有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及普速铁路共计7条,铁路营运里程约900公里;基本形成以“一环三纵五横”高速公路网为骨架,域内快速通道及普通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脉络,对外畅通、内部便捷的公路网;建成内河Ⅲ级航道里程136公里,新增千吨级货运泊位16个,实现千吨级货轮通(长)江达(上)海;完成达州机场迁建,开通国内航线16条,畅达国内外。
届时,达州将基本建成“互联互通、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立体综合交通大通道,成为名副其实的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巩固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交通优势也将成为推动达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产业为基
建立特色“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对达州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达州加快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以能源化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现代建筑业、现代物流业等“6+3”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做好天然气、锂钾两个“万亿级”资源开发文章,尽快打造4个千亿级、4个500百亿级和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其中,现代物流业是新增的一项重点产业,是达州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一大助力产业,正成为产业升级和区域崛起的新引擎。
在毗邻万州深水港150公里处,占地15余平方公里的达州秦巴物流园区正在兴建。达州市物流办主任杨宇指着施工现场对记者说,未来这里将集展示交易、分拨分销、仓储运输、增值加工、多式联运、保税物流、电商快递、孵化培育等八大功能于一体,成为秦巴地区理念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资源最集聚、服务最高效的现代综合物流高地,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额超1000亿元。
“达州将建成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在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中充当发展‘极点’的作用,对周边地区物流发展产生强烈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同时因物流经济强大的凝聚力,对周边地区的物流经济发展将起到归纳和吸收作用。”杨宇表示,达州现代物流业将在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发挥引领、促进发展的核心功能。
目前,达州正在设立达州海关,建立铁路“无水港”,争取设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积极培育新兴临港临空临铁产业园。到2023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6%以上,初步建成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
另一方面,达州不断实现新兴产业引进倍增、传统产业提质振兴、优势资源深度转化,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提升达州经济实力和吸引力。
目前,达州正在建设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全国最大的磷酸盐基地、硫化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锂化工基地、清洁能源基地。玄武岩纤维、微玻璃纤维两大先进材料产业高端起步,改写中国微玻纤版图,创建“中国玄纤指数”。
同时,达州的清洁能源汽车、特种汽车、整车制造已串联起上下游完整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格局初显,生物医药产业厚积薄发,农产品加工产业底气十足,西部鞋城、南国纺织印染园、西部服装产业园迅速壮大,现代建筑建材产业稳健发展。
全面开放
构建市域发展协调新格局
走进川渝合作示范园,一派生机勃勃的建设景象。数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已入驻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企业21家,总投资额达到160亿元,企业投产以后,年产值可以突破700亿元。
从去年6月,重庆渝北区政府与达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园区内第一台中科智联“达州造”手机成功下线,深圳常瑞科技、重庆力奥等一大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已投产达效。未来,这里将以OPPO配套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重庆为基础、深圳为重点,面向全国积极招引电子信息和智能终端制造项目。
“达州正在推进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经济区深度合作,完善与成渝西三城市公路、铁运的快速物流通道,服务成都,配套成渝,融合西安。并强化与成渝西联合建设海关、海事、检验检疫、航空港等电子口岸平台,实现电子信息系统对接与共享。在这里发展,看得见市场,信心十足。”深圳常瑞科技负责人说。
畅达的经济通道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吸引力,让人流物流不舍昼夜,信息流、资金流源源不绝向达州这座区域中心城市集聚。
抢抓机遇,达州提出构建立体全面开放大格局,坚持“多维拓展、全面开放”,大力创建内陆开放示范市,以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引领,着力构建市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怎样开启多维拓展,如何开放空间?达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李敏介绍,突出向东,借道万州深水港,连接长三角、珠三角,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拓展南向,借助泛亚铁路南通道,经重庆、昆明,连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进入东南亚,融入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西向,主动配套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协同发展,融入“蓉新欧”国际班列,把“达州制造”“达州创造”打入南亚、中亚、欧洲国际市场;发展北向,积极拓展与京津冀地区和关中平原的交流合作。
全面对外开放的同时,达州还要修炼“内功”。
达州英才计划、巴渠工匠培育工程、达商企业家培育工程,达州推崇创新创造,助力成才成业。达州向投资兴业敞开胸怀,产业扶持、平台支撑、要素保障、金融跟进,为投资兴业搭建财富桥梁。
瞄准行业龙头和“独角兽”企业招大引强,达州引进3类500强企业达到70家,力争在2025年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00亿元,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的局面。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的“瞪羚羊”企业,培育一批像“东莞电子”“郫县豆瓣”一样知名度高的产业,构建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氛围。
今年西博会,达州创历史之最,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688亿元。郭亨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达州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全力以赴做强经济质量,积极争取早日进入全省经济副中心之列。同时,也将积极构建“中心带动、三区协同、五城并进、乡村振兴”市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是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宜居宜业宜商中心城区,着力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对周边地区的吸纳力、辐射力、带动力,以优质的“城市品质”迎接全面开放。
通江达海,达州构建起四川东出北上的“经济大通道”。
优质集聚,达州打造出具备区域核心吸引力的产业大集群。
全面开放,达州创造了亲商、爱商、惠商投资大环境。
交通促进产业,产业吸引企业,企业激活发展力,三者有机相连,互相促进,成为达州高质量发展有力的保障。到2035年左右,达州将全面建成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为主导区域发展方向,创造区域发展示范,引领区域时代风尚,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的核心引擎、龙头城市和魅力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