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保山:打造城市功能转型“升级版”

2018-7-18  11:01:36         稿件来源: 云南经济网

保山,古称永昌,滇西名镇。保山据边陲,临缅甸。古往今来,无论是南方丝绸之路,或是茶马古道,均穿境而过,这座重镇也因此成为中国贯通东南亚和南亚的咽喉。

      改革开放以来,保山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走上了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健康发展轨道。特别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了保山独特魅力。

      今年7月1日,随着“保山—贵阳”直飞航线成功首航,保山机场的航线猛增了6条,累计达到13条,通航城市达12个。预计2018年内,保山机场的旅客吞吐量有望首次突破100万人次。

      航线的增加,折射出“温润保山、美玉神汤”的圈粉魅力,“朋友圈”逐渐在扩大。

      “不管是谁,到保山机场下飞机的第一件事都是深呼吸,因为这里有不收费的好空气。”凡是从外地到保山的客人,都会有此感慨。

      温润保山,凭的不仅仅是好空气。如今,一个产业层次优、生态环境好、幸福指数高、开放步履快的保山中心城市,以其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追逐梦想、安居乐业、荡涤心灵。

      老百姓的“安居之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保山三馆文化广场上已是热闹一片,由群众自发组织的健身舞蹈队每晚准时到这里健身,数百名广场舞爱好者同时舞动,成了这座城市里的一道靓丽风景。同一时间,青华海(西湖)广场和保山奥新体育城等地也是音乐飘扬,广场成了市民活动的“快乐大本营”。

      放眼保山中心城市,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绿色高端,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生态建设亮点纷呈,发展与共享齐头并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

      “拉链式”开挖、城市“蜘蛛网”、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城市病,一度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近年来,细心的保山市民发现,随着城市“生命线”被纳入统一管理,改造后的道路带给保山市民的不仅是便捷与通畅,更多的是骄傲与自豪。

      今年74岁的王守义老人,家住隆阳区永昌路附近,他和老伴儿10多年来每天都坚持到太保山晨练,永昌路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谈到过去城市道路“拉链式”开挖带来的烦恼,他道出了所有市民的心声:“相对于地面上的政绩来说,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项政绩更值得倡导,是受益几代人、造福子孙的政绩,我们为这样的城建大手笔政绩叫好。”

      2014年以来,保山市委、市政府通过学习考察、反复论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决定对中心城市正在建设的4条城市主干道路规划配建地下综合管廊,集约、高效、有序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减少城市地下管线建设重复投资,避免反复开挖城市主要道路和影响群众生活问题。

      2016年5月,保山成为全国15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保山中心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61.82亿元,19条试点城市项目已完成79.649公里,占试点目标任务的92.37%。

      保山市住建局城市建设科副科长金瑞介绍,目前,中心城区共有永昌路、保岫东路、青堡路等12条管廊实现管线入廊,总计入廊各类管线292.777公里,并有2座监控中心已投入运营。

      “要不了多久,城市里‘拉链式’开挖的现象和‘蜘蛛网’线缆将成为保山人永远的记忆。”金瑞表示。

      在美丽和谐的保山,无论来自哪里,人们总能收获同样的幸福体验: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一大批商品住宅、保障房、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公园等配套设施在新城区相继落成,使保山从“农民城市”的印象中,演变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具备综合功能的城市组团。

      保山市住建局住房保障科科长李问梅深有感触,从2013年开始推进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以来,经过五年时间,不仅改善了居民原本的住房条件,生活环境明显变好,有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也拉动了投资。

      “保山本地人的自豪感和获得感更强烈了。”李问梅说,如今,外地的朋友来玩也有去处了,留得住人了。

      让保山人自豪的不仅如此。近年来,平安保山的建设,也让广大市民体验到满满的幸福:保山连续7年获得全省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先进州市;2017年,保山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荣获全省第二名。

      养生者的“幸福之地”

      近年来,保山市以打造“云南最美城市”为目标,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打造生态、活力、幸福之城,休闲、娱乐、养生之地。

      时下,走在保山中心城市的街头,越来越多的人见面寒暄,从“空气真好”变为“环境真美”,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2016年,保山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比例为99.5%,优良率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7个百分点。

      2017年7月31日,一则消息刷爆了保山人的朋友圈:保山城市空气质量名列全国榜首!欢迎全国人民来保山呼吸新鲜空气!

      温润保山,正闪耀着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独特魅力。

      2017年,保山中心城区“三个万亩”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通过省级评定,万亩青华海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并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东山森林公园“园中园”基本建成,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全省首家国家农业公园创建单位。

      还是在2017年,保山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面展开,“四创两争”成效初显,保山中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列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公交都市”创建示范城市。

      保山市规划局副局长张怡怡介绍,围绕建设“滇西最美城市”这一目标,保山市坚持规划引领,多规合一,全力推进中心城市生态化发展,融合“山、水、田、园、城”等要素,做好城乡融合、产城一体互动文章,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

      夕阳西下,哀牢山下的青华海更显波光粼粼,妙曼多姿。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水乡泽国。这就是保山市2016年启动实施的“三个万亩工程”之一——青华海万亩湿地恢复工程。

      近年来,随着保山中心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青华海逐步重现“哀牢古湖”意境。湖光山色、绿树红花,构筑出了一座“山水田城”和滨湖公园。

      夏至时节,湿地公园里每天都能迎来上万名纳凉、散步、骑行的市民。与全国大多数城市夏日的炎热相比,这里的气候更显舒适与惬意。沐浴着清新温润的空气,迎着一池清水岸边休闲漫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保山市民休闲的新选择。

      今年元旦,青华海湿地公园东湖项目建成并向市民及游客开放,配建的湖心岛、驳岸、车行道、游道以及绿化和景观造型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加上2016年就已经建成的西湖项目,占地面积约12500亩的公园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湖岸漫步观景赏花,永子棋院对弈切磋。市民杨帆近年来养成了一个习惯,几乎每天必到公园“一游”。“早晨和傍晚最热闹,在有的窄道行走,人与人要侧身才能擦肩而过。”杨帆说,未来公园还将打造一个“青华湿地”,届时将既有“颜值”,更有“气质”。

      在保山市林业局副调研员李正波看来,随着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保山森林城市创建和东山森林公园的快速推进,未来的保山中心城区将是一个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富民、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科学样板,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将成为保山市继高黎贡山之后的又一张新名片。

      来保山做生意30多年的保山安徽商会会长谢自福是个地道的合肥人。现在,他的两个孩子都在保山工作了。老谢说,他见证了保山城30多年的变化:以前的保山城面积小、路况差、绿化少,现在的保山中心城市就像大花园一样,处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创业机会也越来越多。

      “以前还想着叶落归根,现在全家人都在保山工作和生活,不打算回老家了。”老谢表示,保山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更是一个非常适宜养老的地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