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换新颜
老旧小区提质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秉承“内外兼修”的原则,给斑驳的墙体“穿”上亮色的外衣,加装电梯、改造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的走道、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不仅让老旧小区重新拥有年轻时尚的气质,还让老旧小区“焕新”变“常新”。
强弱项补短板,小区面貌“焕然如新”
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廖家花园是江阳区最老的“三无院落”之一,有26栋楼,居民以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由于建设时间早,基础设施老化,生活配套落后,加上违章搭建较多,道路狭窄,小区提升改造成为居民的心声。
老小区新面貌
南城街道在充分征求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以完善小区市政配套设施为切入点,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合理利用、修缮屋顶防水、更新给排水管道、增加照明设施、完善消防、安防等设备,改靓了“面子”、充实了“里子”。同时,在改造过程中畅通居民咨询、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压实参建方的主体责任,整个小区蜕变成环境整洁、设施齐全的新面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居民幸福感倍增。在廖家花园住了20年的居民姚志华表示:“现在小区住起来更舒心。”
强基础补功能,配套设施“推陈出新”
随着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经接近完成,铅店小区这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小区无论是“里子”还是“面子”都在发生质的改变。“以后出行再也不‘为难’了,小区装了电梯真是好、很好、非常好。”家住南城街道铅店小区的王大爷连用了三个“好”表达他对楼栋加装电梯的欣喜之情。一部电梯,承载的不仅是老年人出行的便利,更是他们实现居家养老的“助推器”。南城街道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探索优化工作方式、见招拆招,为84个楼栋1036户的居民带去“上上下下”的幸福。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街道的工作就在哪里。在整个旧改过程中,南城街道始终坚持听民意、纳民智、解顽疾,努力做到过程让群众满意,结果让百姓安心。小区旧改后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迎来了现在的“美净佳”,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直线提升。
强治理聚合力,管理机制“气象一新”
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遗留的车辆停放乱、楼道杂物多、电动车充电难等诸多问题,南城街道按照“党建引领、专业力量、收支平衡、居民自治”的总体思路,积极摸索适合改造小区的“循环可持续管理模式”,让居民最大限度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真正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
老小区新面貌
白云苑小区是一个建筑物围合在一起形成的“三无院落”,随着改造工作进入尾声,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社区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小区成立了自委会,发挥居民协商自治的优势,将小区停车费等公共收益“反哺”小区,用于聘请门卫值守、生活垃圾清运和小区基础设施维护等。同时,小区还建立了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包括文化服务队、志愿巡逻队等,不仅保证了问题在小区内发现、在小区内协商解决,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居民们的精神风貌,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城街道老旧小区改造着力化解小区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从居民关心的事情做起,从居民期盼的事情改起,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激发自治活力,让老旧小区幸福宜居,焕发新生活力。
(向丽 四川经济网记者 庞玉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