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

2021-12-21  11:13:28         稿件来源: 互联网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是传统书画技法之一,在传统书画中的使用非常普遍,已经成为一种独特并且成熟的艺术概念,而对于干笔渴墨画法理论和技法的描述,往往只是古籍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晦涩难懂,已经不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不具有普遍理解的价值。

时代变化了,语言习惯变化了,但是干笔渴墨这种艺术的本质没有变,大愚认为,无论是干笔、渴笔还是枯笔,首先都是与湿笔相对应的笔法技巧,都是与湿笔相呼应、相映衬的用笔方法,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用含水量较少的干笔作书作画。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作书,最初比较广泛的应用是在元代,在明清时期开始普遍被书画家们接受并大规模兴盛,沿袭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并被视为独立成熟的书画技法。

用干笔书写线条,包括皴擦晕染,都会产生钝重干涩的效果,有着十分显著的苍劲古朴、浑厚有力之效果,尤其是类似于斑驳侵蚀的“飞白”效果的出现,更加显现出干笔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从字面上来解释,“渴墨”中的“渴”字,实际上指的是干燥之墨,在行笔时,笔毫以迅疾遒劲的笔势笔力摩擦纸面,使笔画呈现出毛而不光的线状,构成枯湿苍劲的墨痕,书法中的飞白、枯笔、渴笔是书者运用渴墨进行创作时较常出现的三种笔法形态,能较好地体现沉着痛快的气势和古拙老辣的笔意,适于表现苍古雄峻意境风格特点的篆、隶、行、草书的创作。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但是大愚指出,对于干笔渴墨的运用,绝对不是故意去追求一个“干”字或者是“渴”字,更不是脱离对水的使用,恰恰干笔渴墨的精髓就是在于墨与水的相互映衬和相互影响,正所谓“画家双管有枯笔二字,判然不同。渴则不润,枯则死矣。时人常将渴笔当成枯笔,乃一大误也。渴墨之法,妙在用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同样,清代龚贤在《柴丈画说》中也说到:“笔墨关人受用,笔润者享富,笔枯者食贫,枯而润清者贵,湿而粗漏者贱。从枯加润易,从湿改瘦难,润非湿也。”可见所谓的“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是一种干与湿的对立统一,是干笔渴墨与铺水润和的对立统一,离开了任何一方,只是单纯追求一味的“干”与“湿”,就是走进了望文生义的误区。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干笔渴墨之润 大愚对书画干笔渴墨的理解

大愚《万壑奇峰》局部

大愚,号虚空,中国传统笔法、星云图创始人。其用笔如作篆籀,洗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是致力于探索与书画有关的笔墨学者,喜明代徐渭之风,研究黄宾虹“五笔七墨”独特画风,探索传统笔墨与宇宙星云的碰撞、开创星云图新领域; 其代表作有:18米惊世长卷《新富春山居图》、12平方米巨幅《万壑奇峰图》、传统笔墨《拟黄山汤口》《秋鸿》,创新星云图系列《十方空间》《创世之柱》《迷踪》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