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 028-86630890

今日西南

德宏:一盘棋布局 深度融入双循环

2021-3-1  9:56:37         稿件来源: 云南日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紧紧围绕“新时代沿边开放先行区”、“中缅经济走廊门户枢纽”功能定位,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全州“一盘棋”布局,立足“1小时经济圈”,推动芒瑞陇联动发展,打造开放、富裕、宜居、平安、魅力、幸福“六个德宏”,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建设得更美丽。

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靠前

2月8日,德宏州经济工作会议在梁河召开,总结经验、表彰先进,签订目标责任书、部署新一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喜人,仍需努力。德宏将立足新起点,推动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德宏州委书记、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刚介绍,去年,德宏州全面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持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强化经济分析研判和统筹调度,扭转了主要经济指标一度徘徊在全省后位的不利局面。

去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5.5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增速排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排全省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8.18亿元,增长3.4%,排全省第一位。取得了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全省第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全省前列的历史好成绩。

今年,德宏明确了经济发展目标,即: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德宏将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主题,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全州“一盘棋”布局。目前,德宏已实现“县县通高速”,5县市之间形成了“1小时经济圈”,在建的芒梁高速建成通车后,“1小时经济圈”将更加便捷高效。德宏将立足“1小时经济圈”,谋划做好全州产业发展、城市建设、高速公路沿线开发以及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切实把便捷联通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新发展优势。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的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尽可能扩大优惠政策享受范围,努力形成“管理服务机制顺畅、资源要素流动互补、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经济发展相互联动”的跨区域新增长极。

壮大产业努力实现“一县一业”

“德宏经济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必须千方百计壮大产业支撑。”赵刚说,德宏将聚焦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全省万亿级千亿级重大产业布局,强力推进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千百十”亿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认真落实云南绿色食品牌“一二三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德宏品牌。

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做特做精芒市咖啡、瑞丽牛肉、陇川蚕桑、盈江坚果、梁河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确保咖啡种植面积达10万亩,肉牛出栏13万头以上,桑园种植面积9.5万亩以上,坚果种植面积49万亩,茶园面积34.4万亩以上。通过努力,农林牧渔大幅增加,实施“一村一品”全覆盖行动,申报认定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1个以上、州级“一村一品”专业村镇20个以上,建设茶叶、水果、咖啡、贡米、蔬菜5个直播采基地,推动“德品”出滇、走进千家万户。

持续巩固提升绿色能源、建材、食品、药品、纺织服装等传统工业企业,推动鹏和肉牛、雅戈尔、丰昌鑫电子等潜力工业企业产能释放。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以肉牛加工为主,拓展猪肉、羊肉、禽肉等肉制品加工,集群化发展,打造全省一流的优质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现肉制品加工业产值10亿元。打造“绿色能源牌”,加大天然气综合利用力度,加快水电基础设施和地区电力市场建设,优化供电结构,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探索流域资源整合和小水电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着力将绿色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完成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实现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

围绕打造国内一流康养旅居目的地和大滇西旅游环线必达地,加大景区建设力度,启动勐巴娜西珍奇园、金塔、银塔为一体的5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一寨两国、孔雀谷森林公园4A级景区和瑞丽弄么湖公园等一批3A景区建设,巩固提升非A级特色精品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梁河南甸半山温泉小镇、芒市仙佛洞等一批重大文旅康项目和精品民宿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打通乡村旅游发展“最后一公里”。

发挥优势打造宜居康养胜地

初春时刻,梁河县南甸半山温泉小镇项目建设山清水秀、绿意盎然。“天然的温泉水,天然的景观,是大自然对梁河的最大馈赠。”梁河县委书记张益伟指着工地说,半年时间,从谋划、招商到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建成后将成为梁河一大休闲娱乐好去处。

“梁河与腾冲仅20分钟路程,旅游方面与腾冲形成优势互补。”张益伟说,以“美丽县城”提升为重点,加快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推进南底河两岸梯次开发,加快建设南甸半山温泉小镇、云南村图·葫芦丝温泉小镇、轻和·雨林野奢酒店等文旅项目,实现“美丽县城”提升,旅游设施升级。

“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跨越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增速全省排名前十。”张益伟说,去年,梁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亿元、同比增长9.9%,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7亿元、同比增长3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3亿元、同比增长6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5元,首次突破万元,同比增长7.9%。

2021年,梁河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园区孵化提速、‘美丽县城’提升、畜牧业突破”为三大重点任务,确保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3%以上,推动“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四五”期间,梁河县将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聚力建设富裕、便捷、绿色、和谐、康养、活力“六个梁河”,努力把梁河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宜居康养新胜地、“两江”流域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贸易集散地、中原文化与边疆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建设“山水田园·康养梁河”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速集聚高质量源头活水

在芒市仙佛洞,一个个透着民族风情的半山酒店依山而建,时隐时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近年来,芒市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成效明显,6家景区上线“游云南”App,“一机游”芒市板块更加丰富,象滚塘、仙佛洞等半山酒店顺利推进,银塔成功创建3A级景区,华侨城生态田园康养小镇、傣族古镇、桦桃林精品民宿等重点文旅项目扎实推进,成功获评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回贤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据芒市长谢金翔介绍,芒市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扭住经济发展“牛鼻子”,加速集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与敏实、海诚集团等知名企业成功签约,新签约项目37个,协议资金达456亿元,省外实际到位资金114.8亿元,增长21.9%,注册企业118家,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加大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集中开工项目63个,新增投资29亿元,通过抓早、抓准、抓实的措施,芒市多项经济指标取得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79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9亿元、增长38%,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当前,德宏党政干部和各族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努力奋斗。

芒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

记者从芒市委宣传部获悉,日前芒市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已连续三届蝉联。

近年来,芒市积极营造出“好岗位不忘军转干部、好单位不忘随军家属、好学校不忘军人子女、好福利不忘军人家庭、好子弟不忘送到部队”的良好氛围。先后涌现出一批爱国拥军模范、先进单位和个人。

截至目前,芒市政府近三年期间已解决了250多名军人子女择校、入学、入托的问题,接收安置退伍士兵350多人,接收自主择业干部98人。同时,芒市双拥办与超市、宾馆、酒店、饭店、健身、食品、景区景点、建材商等各企业实体、个体户等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合作共建单位》合作协议,为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从生活、旅游、休闲、度假等各方面提供优待、优先、优惠,探索建立了“一条街、一个镇、一座城”的双拥模范城建设新路子。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下沉到基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改革下沉基层,实现各县(市)党委、政府于2020年全面完成乡镇(街道)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职责划定,推进乡镇(街道)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及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纳入年终综合考核。

考核内容涉及乡(镇)党委、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体责任、生态环境保护宣传、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等。考核条件通过现场查阅乡(镇)台账资料,进行量化打分,并现场反馈各乡(镇)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

德宏供电局小水电发电效益提升

德宏供电局多措并举,探索了一条小水电集群化管理方法,有效提升辖区小水电管理水平,在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促成了小水电发电效益的不断提升,形成了电网、电厂、政府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水资源丰富,是南方电网西电东送南通道的起点,全州电站以水电为主,新能源为辅,合计电站155座,总装机容量391.27万千瓦,州内电站每年发电量的近70%,约90亿度外送,同时带动和助推水电产业成为德宏州第一支柱产业。

德宏供电局作为云南电网“小水电调度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自2010年启动“小水电调度管理规范化”管理工作,参与了云南电网公司推进小水电管理系统开发、设计、试用和推广工作。推动建设南方电网首个地区级水调自动化系统投入运行,在流域数据采集自动化、发电出力实时监视、发电计划生成、负荷预测准确性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效率和成效提升,电站发电计划预测准确率从70%大幅提高到92.54%,提高了全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和经济运行水平。先后取得专利十余项,获得云南工人先锋号、云南省技术能手等荣誉。

全州411个村(社区)完成“两委”换届选举

选好领头雁 配强新班子

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坚持选优配强班子的工作目标,坚持风清气正的底线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目前,全州411个村(社区)顺利完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据了解,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研究审议换届方案、经费保障等事项,召开3次调度会,全面安排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相关工作。县(市)党委抓实主体责任,县(市)党委书记“亲自抓、直接推”,5县(市)167名处级领导包乡走村入户,对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程包保、一包到底”。各乡镇党委书记领衔、班子带头、全员上阵。各成员单位及挂钩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切实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换届工作全过程、全方位。

实现“应挑尽挑”,除6名下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按要求不实行“一肩挑”外,其余村(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平均年龄降幅明显,“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97岁,较上届下降8.23岁;学历明显提升,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人数2015人,占73.4%;人才来源更加广泛:“两委”成员中,青年人才党支部党员35岁以下新进村(社区)人员占90.31%,回引人才占新进人员比例达93%,致富能手占村(社区)“两委”人员达97%;妇女比例大幅增加,交叉任职比例大幅度提升,参选率进一步提高。

在换届选举中,全面把握换届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熟悉掌握选举工作的具体程序、重点环节和需要把握的政策要求,全州各级开展专题业务培训226场次、培训12513人次。巡回指导组一竿子插到底,督促指导到一线,州、县、乡抽调2510人,组建467个县乡工作组,深入411个村(社区)开展换届工作指导,做到了全覆盖督导、全过程监督。

通过签订《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制作发放《换届纪律“十严禁”》卡片,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在换届选举过程中,严格程序,依法操作,接受群众监督,使选举工作在“阳光操作”和“阳光选举”中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做到了程序合法、过程公开、结果有效。

户弄小学教师万桃桃——让更多同学爱上剪纸

傣家竹楼、奇花异草、游鱼走兽……在芒市遮放镇户弄小学的傣族剪纸课上,同学们聚精会神,时而转动着手中的彩纸,时而调整剪刀的角度,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随即跃然纸上。下课后,学生们意犹未尽地向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自从傣族剪纸被定为户弄小学校本课程后,每周四下午的剪纸课就成为同学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学校304名学生中有301名是傣族,户弄小学校长赵国常介绍,将傣族剪纸定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初衷,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并传承傣族文化,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走进校园,走廊上、教室内,随处可见同学们的剪纸作品装点着白墙。傣族剪纸题材广泛,既有反映现实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构图复杂、情节生动的民间传说故事。剪纸造型简洁,形象生动传神,线条连续穿插变化,匀称流畅,构图丰满,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逢年过节,傣族家家户户堂屋里都插着各式各样的剪纸条,各家门廊上都贴有祈求家人平安、五谷丰收、家畜兴旺的剪纸。”学校傣族剪纸“带头人”万桃桃说,我在学生时期就十分热爱傣族剪纸,师范毕业工作以后,常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拜访州内傣族剪纸大师,向他们学习剪纸技艺。如今很多传统文化在慢慢流逝,我希望让更多同学爱上傣族剪纸,让傣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