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凉山讯(马楠 记者 胡智)近日,记者从木里县获悉,该县将实施“八大措施”,全力打好今年脱贫攻坚“第一仗”,为全年脱贫攻坚工作起好步、谋好局。
深入开展扶贫攻坚理论学习。为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的理论素养和执行能力。通过采取中心组学、支部会学、专题会议学等多种形式,组织领导干部、行业扶贫干部、驻村帮扶干部、乡村干部等认真学习中央大政方针,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州委八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扶贫工作新格局和木里县脱贫攻坚年度目标。
深入开展项目开工。认真落实省州的有关文件要求,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抓项目。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认真梳理各行业领域扶贫项目,抓紧充实完善项目库,全面完成2018年、2019年、2020年项目筛选入库工作,确保入库项目内容齐全准确。
深入开展控辍保学。坚持依法控辍,严厉打击唆使、引诱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辍学外出务工的行为,依法重处违法招用未成年人的单位或个人,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单位营业执照。坚持行政控辍,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坚持扶贫控辍,落实好15年免费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等政策。坚持质量控辍,大力实施“一村一幼”巩固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乡一园”,持续推进全面改薄和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套完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和设备设施等,尽快化解“大班额”“大通铺”“小食堂”等突出矛盾,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上学需要。
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围绕省委督察组反馈问题,结合中央、省一系列巡视督查、考核评估、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坚持“清单制+责任制”,严格“追究制”,落实县乡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1+N”整改方案,做到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责任人一改到位一抓到底,力争3月底前把存量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同时把省委督察组移交的问题整改,作为各级党组织年度民主生活会重要内容,认真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根源,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提出有力举措,集中抓好问题整改。开展“查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把存在问题全部找出来,做到查问题不留死角、定措施不留空白、抓整改不留盲区,做到早发现、早梳理、早整改、早见效,大力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深入开展入户对标达标全覆盖。聚焦国家脱贫攻考核验收指标,结合2018年“精准对标大排查”行动,开展入户对标达标全覆盖摸底调查,聚焦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核心指标,突出抓好安全住房和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实现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有保障。实施“三建四改”“九个一”“八件套”,建好厨房、卫生间、圈舍、院坝等配套设施,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满意度,降低漏评率、错退率和贫困发生率。对达不到验收标准的脱贫指标,逐户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按期实现达标。
深入开展产业扶贫。紧抓春耕生产季节,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群众春季生产有序推进。根据致贫原因,开展“问需式”扶贫,细化贫困户脱贫方案,将产业规划到户、项目计划到户、信贷资金落实到户,确保产业项目“下地”。同时,对已脱贫人口实行脱贫不脱政策,对未脱贫人口在同等发展情况下,同步给予产业扶持,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以贫困村为轴心,组织农业科技服务小分队,进村入户,开展现场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指导和帮助贫困村(户)发展“两椒”“一菌”“两芋”“一药”等扶贫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加快推进县城现代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一乡一园区、一村一基地”建设。开展“以购代捐”扶贫活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途径,助力消费扶贫。
深入开展就业扶贫。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务工返乡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致富经历,示范带动更多贫困户外出务工。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对务工地点、待遇、困难、需求、就业意向等进行登记建档,以村为单位制定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行动计划。深化跨区域劳务合作,实施好劳动力转移就业“春风行动”,开展跨区域劳务招聘会等有组织劳务输出活动,帮助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办好“农民夜校”,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行动,提高贫困群众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落实推进返乡下乡创业措施,鼓励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归创业,带动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坚持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重的工作思路,在春节期间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大讲贫困群众的脱贫故事。深入宣传脱贫攻坚先进人物和“脱贫榜样”表彰会,用扶贫成效和脱贫典型教育贫困户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深入开展“文明村”“五好家庭”和“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坚决遏制婚丧嫁娶高额礼金与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切实保护和巩固扶贫成果。指导贫困村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监督等自治方式,激励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搞发展,自立自强勤致富。